近日,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了 2025 年首批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拟入选名单,厦门大学MMIS团队、福建省海洋预报台和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联合申报的 “近海赤潮业务化预报” 成功入选,是海洋领域唯一入选的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
技术简介
赤潮是一种有害的海洋生态异常现象,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给海水养殖业和滨海旅游业带来巨大损失,甚至直接威胁人类健康。精准预报预警赤潮灾害,是守护海洋生态安全和保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长期以来,赤潮预报面临监测数据不足、准确识别率低、应急响应滞后等瓶颈。
MMIS团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省市科技项目等支持下,依托福建近海"天空地海"立体监测网,整合长时序观测数据创建了赤潮人工智能业务化预报技术,推动预报模式从"人工经验研判"转型升级为"数据智能驱动"。模型系统已在福建沿海业务化运行,助力海洋防灾减灾、海洋渔业经济发展和美丽海湾建设。
技术创新
基于多源高时间分辨率数据开发多神经网络集合的赤潮业务化预报模型,模型采用自组织映射(SOM)、遗传算法、集合预报等关键技术提升预报准确率和运行效率,可对未来3-4天赤潮发生概率等级开展业务化预报。模型训练采用跨海区数据共享策略,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应用前景广阔。

应用成效
基于赤潮人工智能业务化预报技术构建的赤潮智能监测与预警系统,已分别部署在福建省海洋预报台、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研究所、福建省渔业资源监测中心和厦门市环境监测站等单位开展业务化运行,助力海洋防灾减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美丽海湾建设。
2023-2024年间,为应对厦门湾球形棕囊藻赤潮,利用系统提供的多源赤潮观测与预报信息制作了32期赤潮应急监测日报和12期赤潮研判分析周报,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及时有效的决策信息服务。




相关业务化应用系统界面
公示链接: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 2025 年首批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拟入选名单的公示
文图|MMIS
责编|黄水英
审核|张彩云、陈能汪